close

高雄市前副市長、考試委員黃俊英上周傳出因跌倒猝死,後來證實死因為罹患肺癌。事實上,台灣意外死亡事件中,跌倒排名第二,更是銀髮族頭號意外殺手,醫師提醒,平時一定要力行保密(骨質密度)防跌(跌倒),才能降低意外事件!

黃俊英
黃俊英曾經參選過兩次高雄市長選舉,是南部重要政治人物,沒想到竟然因為跌倒,意外讓自己罹患肺癌的病情曝光,甚至因此被奪走性命,讓人不勝唏噓;衛生福利部統計,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中,跌倒是造成意外死亡的第二名,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三成曾經發生過跌倒事件。

可怕的不僅如此,根據統計,一旦發生跌倒事件,再次跌倒的機率比未發生跌倒者高出四成。顯見,銀髮族跌倒事件絕對不能單純看待,還要做好預防措施,畢竟先避免危險發生,絕對比事後治療甚至復健,對提升老人家生活品質更為有利。

「人一定是會退化的,隨著年齡越大,平衡感與肌肉力量都會變弱,發生跌倒的機率也越高。」長庚醫院老人醫學科醫師陳英仁說,人類是少數可以對抗地心引力、只用兩隻腳行動的動物,年輕力壯時還能應付,年老時平衡感開始老化,跌倒危險性當然會增加。已故前立法委員蔡同榮,去年上半年外出跑步時曾不慎跌倒三次,也與年紀漸長有關。

除了無法避免的感覺統合退化因素,造成銀髮族跌倒的原因還有很多。

走路、慢跑 提升平衡感

陳英仁指出,銀髮族本身就容易有多類型疾病纏身,像是服用藥物也可能造成嗜睡而引起意外;此外,如低血糖姿勢性低血壓等,也都是常見導致跌倒的生理性因素。

至於意外性跌倒的因素則多半與環境有關。像是地板過滑、踢到地上雜物被絆倒等,若以發生比率來分析,個人因素造成跌倒的比率會稍微高於環境因素;而發生跌倒事件最多的場所則在浴室,其次則為客廳與臥室。

陳英仁說,跌倒只是推倒了第一張骨牌,最怕引起後面一連串的反應。

他舉例,跌倒最常發生的傷害就是骨折,如果不幸發生在髖關節,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兩成,也容易提升心肌梗塞風險。

不只要擔心死亡,銀髮族一旦骨折,因為恢復能力較差,甚至還可能引發一連串健康海嘯,像是長期臥床可能產生慢性疼痛褥瘡、下肢肌力的萎縮等等,每種狀況都會影響到病患生活品質,對於照顧者來說,也是沉重負擔。

即使手術與復健都順利完成,但跌倒病患還可能面臨「恐慌症候群」。陳英仁解釋,一旦有了跌倒經驗,心理上就會害怕再度跌倒,也就越不想起來走動,不論心理或是生理上都會變得越衰弱,會給別人一種「一夕之間老了好幾歲」的感覺。

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周適偉說,銀髮族要預防跌倒,可透過簡單運動如走路、慢跑提升平衡感,減少跌倒意外;此外,也可以利用彈性繃帶做一些簡單訓練,增加肌肉力量,也能提供肢體的穩定能力。

周適偉建議銀髮族進行「太極拳」訓練。他說,別看太極拳動作緩慢,其實太極拳講究正確的體態,也能訓練到下肢力量與身體延展性,最有幫助的是,它能讓人學會如何維持重心的轉移,對於預防跌倒能力大幅提升。

周適偉建議,銀髮族為了讓動作更順暢,一定要增加肢體動作的時間,像是盡量讓自己多做幾次從沙發站起來拿東西的動作,讓身體維持在動的狀態,自然就能減少因為動作反應不及而可能產生的跌倒意外。

陳英仁最後提醒,台灣民眾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,一旦骨本不足,跌倒時發生骨折機率相對增加,因此,他特別提醒中壯年別自恃身強體壯,一定要熟記保「密」(骨質密度)防「跌」(跌倒)要領,維持骨質密度正常,預防跌倒發生,才能遠離跌倒的威脅!

防止跌倒小提醒

打造無障礙空間:
除去地上的障礙物、調整床板的高低、降低門檻高度等,盡量避免任何可能造成跌倒的環境因素。

裝設輔助器材:
像是馬桶旁與浴室牆壁的扶手,最好要依照使用者身高裝設,才能讓使用者正確施力。

做好防滑工作:
包括浴室、廚房、樓梯等較容易發生跌倒的地方,最好裝設止滑墊或是貼上止滑條。

注意用藥安全:
許多藥物可能產生嗜睡、精神不易集中等副作用,使用前應該與醫師詳細討論,若無法避免最好在服藥後不要外出或減少行動。

維持適當運動:
建議多做下肢運動,例如散步、快走等,可以增加肌力。

求慢與求穩:
銀髮族在進行任何動作時,最好謹記慢與穩原則,減少意外發生。

全文請參閱 2014 年 01 月 16 日出版的今周刊第 891
今周線上版
詳全文:力抗頭號意外殺手 銀髮族必看 6招抗跌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r. Fit Great 的頭像
    Dr. Fit Great

    周適偉醫師 (Dr. Fit Great)

    Dr. Fit 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