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受傷就要在家好好養病」觀念恐怕要改改了!醫師指出,無論是傷及皮膚表層、肌肉甚至骨頭,在恢復期間,任何運動都是值得鼓勵的,只要謹記「受得了」原則,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、組織再生,反而有助傷勢恢復。
「疼痛是最好的警訊。」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江鴻生表示,受傷仍鼓勵運動,只要感覺到不尋常的痛就喊停,無論快走、跑步、越野路跑、籃球等任何強度及衝撞力的運動,都是鼓勵的,能跑多少算多少。
他指出,雖然運動會對軟骨產生磨耗,尤其膝關節活動量大、周遭肌肉又包覆得少,最容易受影響;不過活動才能刺激組織再生,而磨耗與再生雙方的效益無法計量,且運動鍛鍊的肌肉,可回頭幫助減低磨耗,又可鍛鍊心肺功能,「拿關節換強壯的心臟也划算。」
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周適偉也強烈建議受傷復原過程須適當運動。他解釋,如果是皮膚表層傷口或黑青等輕微挫傷,運動時肌肉收縮,血液循環變好,促進受傷部位周圍壞死的深層組織,不僅有助消腫,傷口的細菌也較易排出,加速癒合。
若傷及肌肉、肌腱、韌帶甚至骨頭,其癒合過程是先代謝掉受傷組織,再長新組織,新組織增生時,細胞凌亂沒排列,必須靠重塑回復與原本接近的樣貌。以骨折為例,人說「打斷筋骨反而勇」,其實是骨細胞癒合階段排列凌亂、骨頭較粗,但經過走路、跑步等適度壓力,可重塑骨細胞。
周適偉建議,運動強度和時間以「痛」為依據,不痛或小痛都可接受,如果「肌纖維斷裂」,跑起來自然會因痛而停止;若嚴重到完全不能動,可請人幫忙伸展關節。
任何運動中,護膝常被作為保護工具。江鴻生說明,護膝主要是降低關節活動角度與晃動,減少不必要的磨耗,但缺點是限制血液循環,對小腿健康有不良影響;雖然任何人運動時都可戴護膝,尤其關節鬆動者建議配戴,但不如加強腿部肌肉訓練,讓肌肉成為你的「隱形護膝」。
他建議,如果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動較適當,可到醫院復健部接受「體適能評估」,或以「受得了」為原則即可,無論如何,任何運動都應該被支持!
留言列表